癌症,是人类最害怕的疾病。
1912年8月13日,巴黎医生加斯顿·奥丁声明,经过十年的研究,已经发现、分离并培养了癌细胞。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癌细胞,距离今天已经111年。
(相关资料图)
一百多年来,人们对癌细胞的认识不断深入,不再像最初一样恐慌。然而,近年来,癌症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,且越发低龄化。
我们中学时代学过的细胞分裂。
细胞分裂太多就是癌症?
众所周知,癌症是非常严重的疾病,通常在“癌”字前面加上身体部位,来说明是人体的哪个地方出了问题。但是癌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角度来看,癌症发生的本质是有害突变的累积,其中主要包括原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破坏。
简单地说,就是身体里抑制细胞过度分裂的基因被破坏,一些本该停止分裂的细胞没有了束缚,自由自在地分裂,壮大自身队伍,破坏了人体能接受的平衡,就成了癌症。
抑癌基因被破坏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、染色体畸变或者是表观遗传改变等等,最终导致细胞分裂增殖失控,并且无法被免疫细胞清除。
这一部分挣脱了束缚不断分裂的细胞,就是癌细胞。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,有无限增殖、可转化和易转移三大特点,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。
所以癌症从客观上表现为一部分没有功能的细胞过度增殖,从而压迫脏器、夺取营养、释放有害物质等,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有可能转移入侵到其他脏器和部位,以至于全身。
《人体简史》曾提到:“你每天都有5次得癌症的机会”。
你每天都有5次得癌症的机会
《人体简史》曾提到:“你每天都有5次得癌症的机会”。
癌症是内发的、身体自身的问题,只要你还活着,癌症就会一直不停地“追求”你,毕竟人只要活着,体内的细胞就会不停地分裂,就会有得癌症的可能。
研究证明,癌症首先跟年龄相关。癌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上升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整体风险不断积累,而同时细胞修复机制的有效性呈下降趋势。无论男女,50岁以后癌症发病率都会陡然攀升。所以古代的人很少得癌症,是因为他们的寿命普遍偏短,往往还没等到患癌,就因为战乱、饥饿以及其他病痛而死亡。
其次,生活方式是决定哪些人患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。我们熟知的致癌物就有:烟草、酒精、槟榔等。而作息不规律、饮食过量等也与癌症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。此外,美国癌症协会发现,超重与身体所有部位的癌变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。
癌症是不治之症?
癌症令人闻风丧胆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致死量。世卫组织(WHO)公布的数据显示,仅2020年一年,全球就有接近千万例死亡是由癌症导致的。
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难免会觉得癌症就近乎等于绝症,在确诊癌症后,很多人会有极端的悲观情绪。难道,所有的癌症都是不治之症,得了就只能坐以待毙吗?
其实,不同癌症之间的差别很大,同一种癌症在不同阶段差别也很大。按照病情阶段,癌症一般可以分为早期、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。在现代医学的持续发展下,目前对于很多癌症的早期阶段,例如早期乳腺癌、早期甲状腺癌等,5年期生存率都能达到90%以上。
癌症各个阶段的治疗差异也很大,所以说如果能早期发现和治疗,则可大大降低癌症死亡率,许多癌症都可以治愈。可见,定期体检非常重要。
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养生滋补品。
其次,资料显示,癌症的发病和治疗是一个生理、心理、社会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。抑郁、焦虑、无望感等负性情绪以及情绪抑制对癌症的治疗进程不利,而乐观的正性情绪以及情绪表达有利于癌症的治疗。
一种美好的心情,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。情绪会始终如一地影响我们的身体,你反馈给大脑什么情绪,你的身体就会接收到什么指令。
癌症治疗,最早和最普遍的治疗手段是化疗和放疗。但化疗和放疗除了杀死部分癌细胞外,也会误伤很多正常的细胞,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大。经历化疗和放疗的癌症病人虽然病情有所好转,但是身体却越来越虚弱,还会掉光头发。
副作用较小的靶向药问世后,提高了部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,但是一旦癌细胞有了抗药性,靶向药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。
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疗法:免疫疗法。这是与其他治疗手段相反的思路,加强免疫细胞,提高免疫细胞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能力。免疫疗法在国内外都有了成功的案例,前景广阔,科学家们正夜以继日地加以研究。但目前这种治疗方法适用面较小,价格昂贵,暂时并不适合大多数人。
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法,但暂时都还不够成熟,也无法适用于所有癌症和人群。抗癌这件事,任重而道远。
远离这些,可以大大降低患癌的风险。
努力降低患癌的风险
难道没有办法可以预防癌症,癌症真的避无可避吗?
年龄的衰老我们无力抵抗,生活方式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。基因和细胞的问题我们无法规避,但我们可以努力降低患癌的风险。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降低癌症风险的方式包括:
不使用烟草;
保持健康的体重;
健康饮食,包括水果和蔬菜;
经常进行身体活动;
避免或减少酒精消费;
如果属于建议接种疫苗的群体,则请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和乙肝疫苗;
避免暴露于紫外线辐射(这主要源于阳光暴晒和人工晒黑设备)或采取防晒措施;
确保在卫生保健中安全和适当地使用辐射(用于诊断和治疗目的);
尽量减少在职业中接触电离辐射;
减少接触室外和室内空气污染,包括氡(一种由铀的自然衰变产生的放射性气体,可能在建筑物中,住宅、学校和工作场所积累)。
(来源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官网、医学百科、丁香医生)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纲 实习生 谭微 整理报道
标签:
上一篇: 徽常有财官网(徽常有财网页版)
下一篇: 最后一页